close
美中在TPP角力與策略

 2011/11/20對台灣來講,這是最困窘的時刻,台灣不能只有ECFA,馬英九總統說台灣要用十年的時間來創造參與TPP的條件,但對中國而言,北京應該協助台北,積極參與東協經濟整合的機制,讓台灣不繼續被邊緣化

2011年11月──亞太經合會(APEC),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而國際關切的焦點卻環繞著「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讓我們話說從頭:1948年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成立,目的在於消除國際間的貿易障礙。

1995年後,GATT併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WTO會員國幾乎涵蓋全球所有的國家與經濟體。每個會員國加入WTO前,都必須完成與其他會員國的談判──談判市場同意開放的程度與期程。

2001年杜哈回合談判,全球約兩百個國家及經濟體一齊討論開放農產品與服務業,但是關於農產品貿易,美、紐、澳等國有壓倒性的實力,一旦各國以零關稅開放,包括台灣在內的七十餘國與經濟體的農民大概只能等著跳樓,因此團結一致對抗農產品的貿易開放。這麼一來,WTO全球策略,開始被區域性的RTA「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以及國與國間的FTA「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所取代。

過去十年的區域經濟整合,除隸屬大西洋的歐洲有歐盟外,北美洲有自由貿易區,南美有共同市場,亞洲主要就是東協加N。這種局面的發展,讓太平洋分成兩邊──東太平洋由美國主導,西太平洋則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尤其是2010年「東協加一(中國)」上路後,連被歸類為美國勢力範圍的日、韓兩國也要求加入,即所謂的「東協加三」。

整個20世紀,美國幾乎都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擁有最大的進口市場,有足夠的籌碼可以領袖群倫──扶植歐洲重整、幫助日本在八十年代崛起,讓亞洲四小龍欣欣向榮,毫不猶豫的跟隨美國老大哥,因為市場就在那裡。

但到21世紀,東亞經濟體快速成長,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中國已經擁有與美國相去不遠的市場籌碼──美國一年的進口額約1.9兆美元;而中國,目前已超過1.7兆美元。二十世紀末,亞洲的區域內貿易比重約四成,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這個比重已經超過五成。同時,美國對亞洲的影響力正在衰退,例如日本,1988年出口到美國的貿易數字是34%,到了2010年,則只剩15%。

這是當前美國建構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的背景,希望TPP能成為APEC所有成員的FTA,因為APEC只是一個協商機制,而TPP則是經濟共同體,那意味著美國太平洋世紀的來臨。

TPP原先是由紐西蘭、新加坡、智利、汶萊等四國在2005年所發起的多邊自由貿易區,因為經濟規模太小,初始並未受到注意,但在2008年,美國宣佈加入後,陸續又有澳洲、馬來西亞、秘魯和越南加入,成員擴至九國,但如果與APEC成員國的經濟規模相比,顯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因為APEC成員國人民佔世界的44%,經濟規模更高達全球的54%,因此2010年11月14日APEC橫濱高峰會閉幕當天,TPP的九個成員國同意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提案,在2011年11月舉行的APEC高峰會上宣佈TPP的協議綱要,而在2011年檀香山APEC高峰會上歐巴馬再次宣佈,將在2012年完成TPP的協議內容。表面上,美國把APEC的議程焦點置於制定亞太貿易的新規範,希望藉此重啟全球自由貿易談判,實際上,也在宣示美國重返亞洲,領導世界的雄心壯志。

一般論者以為美國私下希望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單方面主導環太平洋貿易的新規範,並為圍堵中國,而為中國量身訂做一套具有牽制效果的遊戲規則。

惟筆者認為,繼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後,全球想要走出經濟谷底,亟需全面整合高度合作,才能攜手共渡難關,而這點,美國看得比誰都來得透徹,美國固有主導TPP遊戲規則的意圖,那是站在美國最大利益的立場考量。但若說美國想要圍堵中國或是為中國量身訂作具牽制效果的遊戲規則,恐怕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為目前中國加入TPP 恐怕對中國而言還是弊多於利,其一是置東協於何地?其二是杜哈回合談判受挫的因素到目前仍未改善多少。

2011年11月的APEC高峰會上,有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三國宣佈加入,讓TPP的成員國增加為12個,GDP(國內生產毛額)超過全球比重的35%,規模僅次於歐盟。但是在TPP的賽局裡頭,除美、日、中之外,其他皆為全球經濟的次要成員,而日本從2001年的杜哈回合談判迄今,一直受困在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無法獲致國內共識,目前野田首相雖然宣示參加TPP,以取得日本在東亞經濟的重要樞紐地位,但國內壓力並未舒緩,未來如何,尚未可知。

而對中國而言,TPP固然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經貿平台,但是否需要近年內加入,亦非必然,因為TPP目前畢竟只是一個經貿平台,還不算經貿共同體。

中國其實不必介意美國對TPP的主導,這就像美國同樣不需要介意中國影響東協一樣的道理。美中雙方其實只是在不同的層次與不同的範圍透過多元的途徑與方法來推動亞太經濟的自由化,美中雙方看待TPP就像看待東協一樣,雙方應從更務實的腳步來推動和亞洲各國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簡單的說,揭櫫高度自由貿易理想的TPP與建立非以完全自由化為目標的東協加N,彼此的發展性,除了必需適應區域經濟的現實外,主導的國家也必需更雍容大度,具高度的包容性,這樣區域經濟的整合機制才有較多的勝算。

對台灣來講,這是最困窘的時刻,台灣不能只有ECFA,馬英九總統說台灣要用十年的時間來創造參與TPP的條件,但對中國而言,北京應該協助台北,積極參與東協經濟整合的機制,讓台灣不繼續被邊緣化,就像中國不願意被TPP邊緣化一樣。

 

【2011-11-20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美中在TPP角力與策略 - 蘇盈貴專欄 - 全球觀點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55378#ixzz1eWoqknhl 
Power By udn.com 

APEC會議剛剛結束,一開始在台灣很火熱的議題是關於代表台灣參與的連戰先生是否有在連胡會時,有提到關於兩岸和平協議的議題呢?卻似乎有點疑問其實這是最主要的議題是美國歐巴馬總統所提出來的TPP協議,看了這則新聞,赫然發現我對於這則新聞完全毫無印象,因為TPP議題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這次再度被拿來討論,在週二系上老師邀請台大國發所所長周繼祥來演說兩岸關係對台灣民主化的影響結尾時,我提問了美國這次在APEC所提的TPP對於台灣和大陸未來的影響為何?所長很巧妙的答覆,台灣連與新加坡的FTA都簽不了了現在再討論是否要進去TPP似乎言之過早,更何況是完全沒準備之下,就算進去了也只有被邊緣化的部分,看了這幾年的經濟發展,才發現全球經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舉歐債而言,很多人可能認為歐債是歐洲國家的事情,跟亞洲的我們毫無關聯,但是如果舉了2008年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就無法脫離關聯了,為什麼?因為世界各國目前的基金和金錢,是哪邊有錢賺就往哪邊跑,只是不知道哪邊在什麼時候會突然衝出一個未爆彈而已,歐盟曾幾何時是令大家所稱羨的全球前幾大的經濟體,如今卻如此的殘破不堪與岌岌可危,假設台灣進入了TPP,那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台灣準備好了嗎?有與其他國家匹敵的實力了嗎?還是說只是想要讓大家認為台灣有站上國際舞台的機會呢?如果是前者兩項,台灣準備好了,台灣有足夠實力了,所以努力爭取進入TPP的機會,那麼我會拍手叫好,太棒了台灣真的變得不一樣了,但是如果只是要讓目前檯面上的政客成為說嘴的話題,那麼我會很擔憂,因為那是拿台灣的未來在開玩笑,在賭一場必輸的賭局,台灣的軟實力大家都有見證到了,但是還不夠,因為只有成名的時候台灣政客才會去關心與照顧,在此之前,大多都是默默無聞乏人問津,甚至到了四處碰壁的情況,要什麼沒什麼,這是目前台灣的生態,如果可以我由衷的希望政府能夠真正的關心人民,明查暗訪,知道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雖然加入國際組織會讓台灣不用被邊緣化和更有競爭力,但是過度膨脹自己的能耐,到最後害慘的是自己甚至是未來的下一代阿!

文末筆者說要靠北京協助台北加入TPP以及積極參與東協經濟整合的機制,個人認為其實這些台灣商人都已經有在做了,不需要多此一舉,因為台商直接在東南亞設廠製造與銷售,額外替台灣傳播了名聲和機會,與其靠別人,倒不如先反求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了,迎接不可預測的未來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9210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